近期外部风险扰动增加,A股市场缩量调整。有券商认为,目前内部积极因素仍在累积,继续看好市场中期上行方向不变,中期继续建议关注政策支持和产业转型方向。也有券商表示,在牛市中,低位亏损个股表现较强,可能是一个季度上涨波段后期,市场风格可能很快会由游资风格变为机构风格。
或将切换为机构风格
随着股市供需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股民热情的回升,股市大概率已经进入牛市。不过,这一次牛市的速度可能很难维持之前那么快,因为居民资金流入的速度并没有2014年至2015年那么快:1、最近1个月的融资余额,表现确实比指数强很多,但如果把9月至10月加在一起来看,融资余额回升幅度和指数涨幅差别不大,这比2014年至2015年居民资金加杠杆流入时慢很多。2、个人投资者开户数9月至10月暴涨,单月开户数接近2015年高点。3、与2014年至2015年牛市不同的是,这一次居民资金大幅申购ETF,ETF规模已经和主动产品规模相当。不过,从增长速度来看,ETF增长虽然快,但并没有2020年公募主动权益产品规模增长得那么快。
信达证券建议配置顺序:金融地产(政策最受益)>传媒互联网与消费电子(成长股中的价值股)>上游周期(产能格局好+需求担心释放已经充分)>出海(长期逻辑好,短期美国大选后政策空窗期)>消费(超跌)。10月的市场风格分化很大,交易性资金非常活跃,但机构相关重仓个股表现较弱。如果以低价股和业绩预亏指数来看,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超额收益大幅上行。在牛市中,低位亏损个股表现较强,可能是一个季度上涨波段后期,市场风格可能很快会由游资风格变为机构风格。
市场只是回到正轨
关于上周五市场的下跌,市场主流的看法是认为诸多政策不及预期、海外地缘风险事件导致的,但这可能只是表象,因为同期外盘亚太主要股市并未出现类似的下跌,避险资产也并未出现异动。民生证券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以下两大因素:第一,交易层面,可能由于监管对于交易异动和主题炒作的监控越来越严格,导致两融和游资资金活跃度继续下降。第二,基本面预期定价层面,A股当前的位置与其他大类资产明显不匹配,南华工业品指数和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都已经回到了2024年9月24日附近的位置。
民生证券表示,市场只是回到正轨,不用过度惊慌。市场出现调整意味着过去的结构并不能真正带来牛市,但这并不是对市场悲观的理由,低估值的蓝筹股并不存在上述问题,且得到了政策的真正呵护,有望成为市场的压舱石。推荐关注:第一,在国内经济活动企稳且“特朗普交易”回摆过程中,继续看好能源(原油、煤炭)、有色(铜、铝、黄金)。第二,化债主线下,金融板块(银行、保险)的机遇仍然值得重视,同时应收账款较多的建筑板块也值得关注。第三,关注红利资产的回归:公路、铁路、港口、电力。
“消费+制造成长”相对占优
复盘上一轮中美贸易战期间A股的市场表现,2018年至2019上半年,A股大盘涨跌与中美关系缓和或紧张呈现一定正相关性,2019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反应则有所钝化,对重要事件的反应波幅收敛,创业板指在后两轮中美紧张阶段均有正收益。对此,平安证券认为,目前市场反应从敏感到钝化,“消费+制造成长”相对占优。
本轮特朗普对外限制主张主要有三:对全球加征10%关税、取消部分国家最惠国待遇、对中国加征60%关税。对于A股市场,借鉴历史经验,平安证券认为,中美关系反复可能对A 股有短期阶段性扰动,但外部风险已在我国政策制定的考虑范围内,长期建议更多聚焦“以我为主”,关注“制造成长+消费修复”。一方面,从长期产业转型看,我国在引导各类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今年以来,证监会已先后发布“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培育,长期建议关注以新质生产力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成长风格、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及国企改革相关的主题机会;另一方面,外部扰动下,国内有望加码更多内需刺激政策,待政策效果显现及估值持续消化后,内需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也有望增加。记者 张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