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农夫山泉,似乎正在遭遇上市以来的最大舆论风波。7月15日,刚从网暴中缓过来的农夫山泉又卷入了“溴酸盐”风波。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的一则饮用水检测报告称,在知名饮用水品牌农夫山泉的产品中检测出溴酸盐,而摄取大量溴酸盐会危害人体健康。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刚澄清完“网暴”谣言的农夫山泉立刻又给香港消费者委员会送去了一纸“律师函”,并表示:“比流量更重要的是真相”。ESG评级为A的农夫山泉,为什么总是被卷进谣言之中?
1
ESG评级为A也抵挡不了负面舆情?
翻看农夫山泉的ESG报告可以发现,这是一家十分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
自2021年披露ESG报告以来,农夫山泉的MSCI评级始终为“A”,在整个行业中属于上游水平。不论是内容翔实度,还是披露的各种关键数据都十分专业,甚至还引入了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作为对照内容。
在农夫山泉2023年的ESG报告中提到,农夫山泉坚持勤勉高效的治理实践,勇担责任,以自身力量促进乡村振兴;深耕产品,以匠心品质增益消费者健康福祉;坚韧笃行,以勤勉治理夯实稳健发展基石。然而,许多农夫山泉在ESG报告中披露过的治理实践,依然引来了谣言攻击。
比如,农夫山泉在甘肃地震中只捐赠24000瓶矿泉水的传闻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公众纷纷批评其“小气、不负社会责任”。
然而在农夫山泉的ESG报告中,农夫山泉披露了不少在“S”板块方面所做的贡献,报告期内通过参加一系列公益活动展示了其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比如支援洪水、地震受难灾区;高温天气送清凉活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农夫山泉社会捐赠总额已超9亿人民币。
那为何优异的ESG实践没能成为农夫山泉的“保护伞”?
2
大谈社会责任,能否重站舆论高地?
对于农夫山泉接连陷入负面舆情,有媒体认为是因为农夫山泉“过于低调”,缺少一个足够出名的品牌公益项目。农夫山泉的公关团队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在公益项目宣传上发力,大谈社会责任,试图对外改善农夫山泉的正面品牌形象。
7月22日晚间,农夫山泉亮相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专题节目,详细叙述了自己在赣南及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助农道路,详细讲述了农夫山泉如何成为产业标杆,“联农带农”助力产业升级,并带动共同富裕。
据专题节目报道,入驻赣州后,农夫山泉与果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农夫山泉规定的质量标准、种植模式以及农药残留检测管理规定,形成从质量到价格的综合性长期合约。与此同时,农夫山泉也会安排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的种植工作。
但加强公益宣传就足够了吗?如今的农夫山泉已经陷入了负面舆情之中,尽管谣言根本经不起推敲,但还是给农夫山泉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溴酸盐”风波发生时农夫山泉依然备受质疑。问题不仅出在宣传投入上,还有农夫山泉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不足。
从其ESG报告来看,农夫山泉称自己与各利益相关方建立了公开、 透明的沟通渠道,通过常态化的沟通机制,积极关注并及时回应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并将合理的建议与诉求融入日常运营与决策过程中,持续推进 ESG策略与实践落地。
但从其不减反增的负面舆情与一跌再跌的品牌形象来看,农夫山泉忽略了与用户、公众的良性沟通,未能充分考虑到其ESG活动与公众情绪和期待之间的联系,导致其努力未能有效转化为社会认可。(内容来源|华文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