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推荐

深交所·创享荟丨聚焦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助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万物皆可合成”,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强合成生物领域的顶层战略规划,密集出台的政策不断加快合成生物创新发展,也为产业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7月24日,深交所举办第十七期“创享荟”活动,聚焦合成生物产业发展,邀请华大基因、川宁生物、康弘药业、三元生物、卫光生物、金城药业、华恒生物等合成生物领域相关上市公司代表,深圳市合成生物产业私募基金、建设银行等机构代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代表,共话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

合成生物学结合了生物学、工程学、计算机等多种学科,旨在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或重新设计现有的生物系统以实现特定功能。作为生物制造的核心,合成生物发展前景广阔。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合成生物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正在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在医药、能源、材料、化工、农业等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服务我国“双碳”战略、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强合成生物领域的顶层战略规划,并做出发展底层技术研究和产业化规模应用的宏观部署,密集出台加快合成生物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合成生物列为科技前沿领域方向之一。

2022年,我国正式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

2024年,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产业化。这些政策为合成生物产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速了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不少地方也高度重视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积极出台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本次会议的举办地——深圳光明区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近日,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在深圳光明区正式启动建设,这是我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建成之后,将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在光明区做大做强。

事实上,这不是光明区第一次在生物制造领域拥有“首个”头衔,全国首个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全国首个合成生物专项扶持政策《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国首个合成生物成果转化专业园区卫光生命科学园、全国首只合成生物产业基金星博生辉基金等,都是在光明区落地。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光明区在合成生物领域已经创造了多个数据奇迹,比如落地率,自2020年以来,国内新增合成生物企业有40%进驻深圳,其中80%落户在光明区。另外在产业规模上,目前区内现已集聚合成生物企业超过110家,总估值超320亿元,获得风险融资近30亿元,研发投入达10亿元,2023年总产值10亿元。

资本与产业加速融合

近年来,企业加速布局,资本“热情”投入,合成生物公司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以深市为例,截至目前,创业板有110家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2万亿元,占创业板总市值占比接近13%。

在生物医药领域,以华大基因、川宁生物、康弘药业、三元生物、卫光生物、金城药业等相关代表企业,积极用好用足资本市场工具,在基因检测、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中,今年4月,迈瑞医疗收购医疗器械细分龙头惠泰医疗控制权,通过并购重组切入新赛道,是市场关注的“A并A”收购典型。

这背后,深交所持续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精神和“服务科技企业 16条措施”相关要求,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推动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优化重组审核机制,提高重组审核质效,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并购重组提供高质量的监管服务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各方合力求解产业化难题

本期“创享荟”围绕合成生物产业相关技术发展趋势、政府与资本市场如何助力合成生物新质生产力发展、如何解决产业化与规模化问题等主题进行对话。

发言嘉宾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观点看法,分享了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市场工具成长壮大的做法、经验和案例。

与会代表认为,合成生物正在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是服务我国“双碳”战略、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加快合成生物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势在必行,资本市场在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中应发挥更积极作用。

“国内合成生物行业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随着基因测序、基因合成、基因编辑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AI、计算机、工程学等跨学科技术的融合,合成生物的基础研究正在持续爆发,研发成果不断涌现。”广新生物总经理蔡友华表示。

在推动合成生物快速产业化过程中,突破技术瓶颈和夯实技术底座是先决条件。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合成生物技术进步仍面临底层技术基础薄弱、专利壁垒突出等挑战。

会上,与会嘉宾还围绕合成生物产业化存在的难点和解决方案展开讨论。

与会代表认为,合成生物学从生物的基因编辑,到产品和服务的商业化落地,这之间存在着超长的技术链条。因此,合成生物企业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要将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放在首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深交所·创享荟丨聚焦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助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