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观点

* 光大银行年收入下降,在挑战中应如何突围?

据光大银行(601818.SH)所发布公告,其 2024 年年报展示了该行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经营状况。过去一年,光大银行在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稳步推进,既有亮点,也面临一些挑战。深入剖析这份年报,有助于洞察其在金融市场中的表现及未来发展态势。

从财务数据来看,光大银行呈现出业务规模增长与盈利能力分化的特点。资产总额达到 6.96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75%,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增长 3.88%,其中普惠金融、绿色、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实现快速增长,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然而,营业收入为 1354.15 亿元,同比下降 7.05%。净利润虽同比增长 2.03%,但增速相对平缓。这一现象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收入构成来看,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出现下降,分别同比减少 10.06% 和 19.52%。这主要是受 LPR 重定价、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国内市场利率下行以及银行卡服务手续费收入减少等因素影响。与过往公告对比,此前利率环境相对稳定时,银行收入增长较为稳健,此次收入下滑凸显了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盈利模式的冲击。在互联网金融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传统银行卡业务受到挑战,手续费收入减少也在情理之中。

在业务布局方面,光大银行积极推进金融 “五篇大文章”,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增长 42.06%,绿色贷款余额增长 41.01%,普惠贷款余额增长 14.85%。这些数据表明,光大银行紧跟国家战略导向,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以科技金融为例,该行搭建了 “五强” 支撑体系,推出一系列专属创新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这一举措不仅助力企业发展,也为银行开拓了新的业务增长点。过往研究报告指出,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有助于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提升长期竞争力。光大银行在这些领域的提前布局,有望在未来收获更多政策红利和市场机遇。

风险管理是银行运营的关键环节,光大银行在这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把控能力。不良贷款率保持在 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为 180.59%,风险隐患资产规模及占比较上年末实现 “双降”。这显示出该行在风险防控上的成效,通过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等措施,有效保障了资产质量。从市场角度看,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部分行业面临压力,银行资产质量面临考验。光大银行能够保持资产质量稳定,增强了市场对其信心。然而,互联网上也有观点指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市场波动,银行仍需持续关注潜在风险,如房地产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信用风险,确保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综合来看,光大银行在 2024 年保持了业务的稳健发展,在支持实体经济、推进战略转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收入增长压力和市场竞争等挑战。未来,光大银行需继续深化改革,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创新能力,以应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持续加强风险管理,确保资产质量稳定,也是其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的关键。随着国家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光大银行若能抓住机遇,精准布局,有望在未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