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推荐

苏州发布 “三百工程”实施方案:三年新增百万人才!

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3月29日举行的2025苏州苏商大会上,苏州发布“百万人才新增计划”“百校千企联盟”“百亿人才基金”实施方案,着力以“真金白银”的硬核支持、“包容友好”的制度保障、“全链护航”的暖心服务,向全球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百万人才新增计划”锚定“三年新增百万人才”目标,部署“高端人才领航”“产业人才支撑”“青年人才集聚”“人才生态创优”4项具体行动。

围绕寻访顶尖人才,苏州目标3年内新引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团队)30个,给予3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资助和300万元至1000万元购房补贴。

围绕引育领军人才,苏州目标3年内市县两级新引进领军人才(重大创新团队)5000名以上。对重点产业领域急需紧缺的人才团队,经评估可直接认定或简化评审程序,特别优秀的可突破学历、来苏州时间等限制,给予最高3000万元项目资助和最高200万元购房补贴。

围绕建强卓越人才队伍,苏州目标3年内遴选培育既懂科技又通市场的卓越企业家100名、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卓越工程师1000名、善于实操的卓越工匠10000名。

围绕汇聚产业紧缺人才,苏州将定期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3年内新引育符合急需紧缺专业的优秀人才5000名,分档给予6万元至30万元薪酬补贴。建立健全博士后揭榜领题机制,3年新招引博士后2000人以上。

围绕锻造技术技能人才,苏州将加强急需紧缺职业需求预测,动态发布紧缺高技能人才目录,3年内新引育高技能人才14万人以上。

围绕加速集聚青年人才,苏州将迭代升级支持青年人才发展的专项政策,目标3年内新引留大专以上学历人才86万人以上,其中35岁以下高校毕业生60万人以上。

根据苏州“1030”产业体系,搭建覆盖海内外100余所高校与苏州1000余家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高校、企业以联盟形式聚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品为核心,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到2027年,苏州目标促成技术转化项目不少于1000项、新增共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不少于30个。

“百校”主要包括:遴选优势学科与苏州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985、211高校,拥有特色学科的国内高校,以及海外知名高校共计100余所。

“千企”主要包括:聚焦30条重点产业链,各遴选30至40家重点企业,包括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等,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联盟将常态化开展高校技术转化、企业技术攻关、人才引进培养、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共建共享、品牌工作打造等“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工作。

“百亿人才基金”通过设立百亿人才基金,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体系,重点支持苏州市“1030”产业赛道的人才项目。

一是投领军人才,重点支持国家级、省级及市级人才和团队,优先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兴产业”的示范效应。

二是投赛事选手,重点支持在国际创客大赛、全球科技双创大赛、青年精英大赛等“赢在苏州”系列赛事集群中脱颖而出的优质人才项目,对获奖选手优先给予基金支持。

三是投初创企业,构建“基金+孵化器+导师”的服务生态,通过天使直投项目支持一批初创企业,提供“零租孵化器”、法律财税辅导及市场拓展支持,降低创新创业试错成本。

四是投硬科技,围绕半导体、新材料等“卡脖子”技术领域,设立各细分领域赛道专项二级基金,重点投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建立概念验证、技术成熟度评估和产业化对接机制,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