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慷慨的回购,诚见蒙牛以真金白银向股东传递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8月28日,$蒙牛乳业(HK|02319)$发布2024年中报。29日,公司股价走势一改此前颓势,盘中一度超涨10%,成交量也明显放大,成交4.64亿港元。
消息面上,蒙牛宣布计划于未来12个月内进行总规模最高达20亿港元的股份回购。这无疑是投资者对蒙牛投下了赞同票。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摩根大通发表报告称,预计蒙牛乳业明年会面临挑战,并决定下调其投资评级由增持降至中性,削减目标价。
该行下调评级,也导致蒙牛股价在二级市场表现持续承压。蒙牛这一乳业巨头是否被低估?最新财报已经给出市场正确且理性的答案。
01 稳健的成绩单
蒙牛乳业2024年中报显示,蒙牛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46.7亿元人民币,实现经营利润31.2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7%。
具体到业务层面来看,蒙牛多个细分品类交出良好答卷:
1、常温液态奶品类夯实市场地位。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蒙牛液态奶营收突破362.62亿元,持续提升运营效率、执行效率,实现利润率提升。
其中,特仑苏深化输出“更好”的品牌理念,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深耕全产业链,成就品类制高点,体现了更强的抗周期韧性。同时,蒙牛母品牌推出0乳糖牛奶,补充细分赛道,扩大饮奶人群。
此外,顺应渠道重塑趋势,积极推进RTM渠道策略的落地执行,深化线上渗透,积极把握兴趣电商、内容电商等高增长渠道,O2O渠道领先行业,份额优势再提升;持续挖掘下沉市场机会,拓展网点铺市率,强化镇村的服务渗透和基础建设。
2、低温品类连续20年保持市场第一。尼尔森数据显示,我国低温品类2023年同比下滑10.3%,其中低温酸奶下滑9.0%,低温益生菌饮料也下滑15.1%。不过相较于行业,蒙牛低温产品实现了逆势增长。
低温酸奶品类产品结构提升,驱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同时低温业务精准对焦营养、功能、美味赛道,每日鲜酪产品销量高增长、优益C品牌连续三年品牌力行业第一。
3、鲜奶品类跑赢大盘,实现逆势增长。特别是高端品牌每日鲜语逆势实现双位数增长,跑赢行业。而每日鲜语双蛋白牛乳新品上市,口碑及销量表现亮眼,成为平台爆品。子品牌“小鲜语”也与年轻人“同频共振”,销售额实现双位数增长。
渠道方面,鲜奶业务加深协同,通过持续与天猫、京东深度合作,并建立行业首个自营抖音直播间,实现平台电商和生鲜电商份额第一。
4、冰品品类成绩斐然。冰品业务从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端,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取得了33.71亿元营收。
随变、蒂兰圣雪、绿色心情、“冰+”等品牌进行产品创新升级,“冰+”跨界联名新品啤酒冰淇淋荣获第十届世界食品创新奖中唯一金奖。尤其是海外冰淇淋业务方面,艾雪根据当地消费场景对品类进行创新,整体销售收入增长强劲,利润率大幅提升,稳居印尼市场份额第一。
5、奶粉品类专注模式,实现了扭亏为盈。2024年上半年,奶粉业务实现了16.35亿元收入。具体来看,公司高端中老年奶粉品牌悠瑞,聚焦更适合中老年的乳清蛋白,在血糖、肠道等多方向进行产品升级。公司高端婴幼儿奶粉品牌瑞哺恩,也逐步依据新国标需求,完成产品矩阵布局。其中,据Smartpath年度数据显示,2024年蒙牛婴幼儿食品核心品牌“贝拉米”位居跨境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第一。
6、妙可蓝多稳坐奶酪行业头把交椅。2024年上半年,妙可蓝多实现营收19.23亿元;净利润7678万元,较去年同期大涨168%。
蒙牛旗下妙可蓝多围绕“产品引领、品牌站位、渠道精耕、管理升级”,进一步夯实细分领域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尤其是在品类创新方面,从儿童零食向成人零食实现“人群破圈”,从零食到美食实现“场景破圈”,进一步推动产品品类结构化升级。
从蒙牛自身来看,经营业绩和各产品线均表现出很高的安全边际。随着中国消费市场逐渐复苏,在看得见的未来,蒙牛或能实现更强劲的增长。
02 结构再升级
罗马非一日建成。
回顾蒙牛的发展史,是中国乳业的一部进化史,也是中国乳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一个缩影。
1999年,蒙牛从草原青城呼和浩特只有53平方米的小民房中起步。
25年后,凭借生产工艺的探索、营销体系和供应链的搭建,蒙牛实现了从零到千亿级营收的发展,实现了“草原牛”到“世界牛”的飞跃。
时间进入2024年,整个乳业进行结构性改善。而随着牧业规模化程度加大,供给端非理性行为引起的原奶价格波动因素逐渐消退,原奶价格有望企稳。
《中国乳制品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当前中国乳制品行业集中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消费者对高品质、品类的乳制品的需求也在同步增长,行业有望转向结构性升级。
从公司内部来看,蒙牛进行的组织构架调整、业务数智化转型,也让公司建立起一个穿越新周期的商业闭环。
出于乳品对质量和安全的高标准考量,蒙牛建立起对产业链的强话语权的把控。
在上游奶源,蒙牛制定了提质增效战略。随着上游奶源端进入调整期,蒙牛进行了“精准营养”技术帮扶策略,通过为牧场定制饲养配方,去实现健康、高效的生产,提高奶源生产的提质增效。
此外,蒙牛也推出金融支持、平台补贴等多项举措赋能合作伙伴,助力牧场实现稳健经营,在原奶过剩的特殊时期,能提供平衡各方的策略。
在生产环节,蒙牛凭借多座数智化的绿色工厂释放了更大的生产动能。以蒙牛在宁夏灵武打造了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超级工厂为例,人均效能较传统工厂提高20倍。
在下游环节,蒙牛通过渠道变革和内部数字化运营,加强了线下销售网点、线上公域/私域等渠道终端的数据融合。
尤其在B端,蒙牛也加快了渠道合作的步伐。例如与蜜雪冰城旗下大咖国际达成市场开发、链条强化等合作意向;与肯德基开启企业端合作,“绿色心情”入驻肯德基;与京东签署合作协议,围绕市场扩展、渠道营销等展开合作,挖掘特通渠道的空间和潜能。
在业务端,蒙牛则通过内部数智化的推进和转型来驱动增长。
数智化一直是蒙牛发展的核心之一,也是乳企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早在2022年蒙牛启动数字化转型时,蒙牛就曾凭借IT技术基础,在上游用数字化的手段“找牛”,在终端“联系消费者”。
而今,蒙牛又发布了以AI驱动的数智化双飞轮战略。这套战略从供给侧和消费侧重塑蒙牛,业务横跨农牧养殖、食品制造、仓储物流、快消零售等,还包设计智能研发、全渠道智慧管理以及消费者互动和智能营销终端环节。
一套系统性的商业模型,为蒙牛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潜能和创造力。而想成为跨越周期的企业,蒙牛也和许多国际百年企业一样,更加重视组织管理和“人”的力量。
在蒙牛内部,推进的是一种扁平化、提效率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减少管理层级,加强横向沟通,能让决策更迅速、执行更高效,同时也让基层员工的创新更容易被管理者看到,保证了蒙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战斗力和创新力。
03 成长的底气
稳健的业绩和商业模式壁垒,使得蒙牛成为优秀的“现金牛”,亦使得公司有能力和底气为股东带来积极的回报,即回购或分红。
去年,蒙牛股票回购金额共计7.956亿港元;同时,将派息比例提升至40%,派发期末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489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9.24亿元,同比增加21%。
在发布2024年半年报的同时,蒙牛还宣布计划于未来12个月内进行总规模最高达20亿港元的股份回购。
慷慨的回购,诚见蒙牛以真金白银向股东传递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投资者自然更愿意相信这样实打实的行动派,8月29日,蒙牛乳业盘中放量大涨超10%。
实际上,没钱的企业很难回购。一定程度上,在逆经济周期中,比起镜花水月的增长故事,投资者更注重眼前的确定性收益。回购则彰显出公司和投资者共同成长的底气。
面对不确定性,那些愿意回馈股东的“现金牛”型企业更具有成为伟大企业的特质。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表示,伟大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必须在社会之中。
笔者看到,蒙牛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行动亦可圈可点。
一方面,蒙牛在不断地探索新质生产力。
比如,蒙牛实现了高活菌数益生菌乳制品的制备和进口菌株的替代,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也是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乳企;再比如,冰品获得第十届世界食品创新奖多项荣誉,包括冰品品类唯一金奖、最佳食品创新银奖等;此外,蒙牛自主研发的母乳低聚糖(HMO)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公认安全)认证,持续巩固中国HMO领跑者地位。
另一方面,蒙牛也在持续发力可持续发展,将ESG理念融入业务决策和执行全流程。
比如,蒙牛从能源利用、便处理、牛群管理、饲料结构、生态固碳持续推动牧场减碳,推进燃煤锅炉替代、节水节电、新能源车使用等措施,创造低碳、零碳的绿色生产体系。
再比如,通过优化包装材料和设计,蒙牛上市了多款碳中和产品以及绿色低碳产品,以及回收牛奶包装盒再生产利用,并“力争到2035年,实现所有包装100%可回收、可重复使用或可降解”。
不追风口去讨好市场、坚持稳健的经营,实现自由且充沛的现金流并慷慨回购,显示了蒙牛作为一家全球乳业巨头理想主义的坚守——在时代的洪流中与社会共成长。
只因无论是植物界花木树木的生长,还是企业的开花到结果,长青都是对熵增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