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推荐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投教部总监陈陵虹: 丰富民事追偿手段 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近年来,中证投服中心持续聚焦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资金占用等资本市场重大典型案件,逐渐形成了以支持诉讼、代位诉讼、代表人诉讼“三驾马车”驱动的投服维权模式,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与支持。

在日前举行的证券时报第16届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专家研讨会上,中证投服中心投教部总监陈陵虹表示,针对上市公司造假的民事追偿体系越来越完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监管层面,“零容忍”导向越来越明确。证监会在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上提出,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和投资者保护水平,将出台中小投资者保护政策措施文件,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制度机制,切实维护市场“三公”。

在特别代表人诉讼方面,依据《证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证投服中心可受五十名以上投资者委托,作为代表人参加证券民事诉讼。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默示加入、明示退出”机制大幅提高了诉讼参与率,如同资本市场追偿的“重型武器”,威力巨大。

在股东诉讼方面,股东可以为保护公司或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包括股东代位诉讼、股东直接诉讼,以及追究上市公司责任,既“追首恶”,也“惩帮凶”。通过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对关键少数一追到底,助力推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二是司法层面,诉讼效率正在大幅提升。目前,各地法院正在加大“示范判决”推进力度,将有效加速同类案件批量化解,倒逼上市公司敬畏规则。未来,中证投服中心支持诉讼将进一步深化“示范判决+纠纷调解”联动机制,扩大投资者受益范围,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三是微观层面,投资者依法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以前,投资者被动受损,很少主动维权,但现在一旦有上市公司处罚发布,中证投服中心的热线电话便开始忙碌起来,投资者咨询问题中90%是怎么维权。投资者“用脚投票、用手维权”的意识正日益增强。

陈陵虹表示,以上三方面的趋势,将对资本市场生态、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中证投服中心作为专门的投保机构,诉讼维权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痛点难点。比如,目前,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两类案件的审理效率还不高,建议推动最高法院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为维权诉讼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通过系统性制度供给破解投资者维权困境。又如,目前,投保机构诉讼的公益属性尚不明确,实践中因地而异、因案而异,高额诉讼费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投保机构作用发挥。为此,建议推动修改相关司法解释和政策文件,明确投保机构诉讼的公益属性,推动诉讼费用“缓、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