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市值管理正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重视。今年以来,不少上市公司发布了《市值管理制度》,上市公司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市值管理工作?
在日前举行的证券时报第16届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专家研讨会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国际合作部副总监常迪力表示,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工作是提升投资者信心、实现长期价值的重要途径。市值管理应围绕“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三个核心展开。
中上协投资者关系管理专业委员会曾在“2024年世界投资者保护周”活动上,围绕市值管理“是什么”“怎么做”“注意什么”开展过深入探讨,常迪力分享了其中的重要观点。
在“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委员们认为,市值管理要求公司聚焦主业,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加强信息披露、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多种方式,提高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公司基本面,增进市场认同,从而推动公司价值的全面提升。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市值管理的核心,这是与“伪市值管理”的本质区别。而评估市值管理时并不能仅以股价定论,公司应结合自身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市值管理目标,要全面考虑公司质量提升、价值经营和价值传播等方面的成效,综合评估市值管理成果。
在“怎么做”这个问题上,不同行业、类型和发展阶段的上市公司会有不同的答案。实践中,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落实现金分红政策,实施股份回购和注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份等方式提振投资者信心,平稳股价波动,稳定公司合理估值。同时,也可以通过实施中长期战略管理,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开展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公司内在价值,从而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是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上市公司要结合实际做好制度保障,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要做好投资者分类管理,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要加强舆情监测分析,发现可能对投资者决策或者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产生较大影响的舆情时,及时妥善回应,主动发声,把“眼球信息”变为“价值信息”。同时,在定期报告如业绩发布等关键时点应关注市场反馈,开展舆情引导。
开展市值管理要注意什么?首先,要增强市值管理的内驱力。其次,要正确理解股价波动与市值管理的关系。再次,要理解市值管理的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市值管理是系统性工程,涵盖公司战略、治理、经营、资本运作、投资者关系等多个方面,对内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统一的部署,确保各项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对外需要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误解,区分好股价的自然波动与市值管理的合理干预,避免不当行为导致市场操纵的违规风险。”常迪力说。